【轉載自金門日報】

有關「金門城北門外明遺老街修復及再利用」之陳年議題,拜住民意識之崛起,文化意象之風行,日來風起雲湧,不僅召開相關會議,達成共識,希冀結合金門酒廠,打造成一個類似香港蘭桂坊的酒吧聚落,並具體作出諸如成立「金門城歷史風貌再生促進會」等決議。本報日前已針對此議題作出論述;但基於正本清源之心,願藉此議題論談金門知性教育,希望從根本上探討金門文化政策!

誠如之前以金門歷史、戰爭遺跡欲向聯合國科文教組織(UNESCO)申請為世界文化遺產等浮議一樣,在樂觀其成之餘,我們仍不忘提出:唯有厚實正確的知性教育,才不致流於畫虎成犬的窘境,或反其道而行的困地。基於取法乎上,得乎其中的理論,我們且藉世界文化遺產概念申論之。

就普世價值而言,文化遺產並不只是狹義的建築物,凡與人類文化發展相關的事物皆是。諸如「建築作品、紀念性的雕塑作品與繪畫、具考古特質之元素或結構、碑銘以及從歷史、藝術或科學的觀點來看,具有顯著普世價值(outstanding universal value)的物件」;「因為其建築特色、或是景觀中的位置,從歷史、藝術或科學的觀點來看,具有顯著普世價值之分散的建築」;「存有人造物或者兼有人造物與自然,並且從歷史、美學、民族學或人類學的觀點來看,具有顯著普世價值之場所」等。因此,它必須是一種「具有顯著普世價值」的內涵;而如何鑑定普世價值?就涉及到知性教育的內涵;絕非是粗糙的修復甚至重建所能取代的!

再者,世界各國之所以戮力於爭取入選,不可諱言乃在於觀光經濟價值;但別忘了,聯合國科文教組織選出世界遺產的目的,並非是為了觀光,而是要結合國際的力量,保存這些脆弱的古文物與自然景觀。因此每一處世界遺產指定地,必須定期向世界遺產委員會報告該遺產的保護與發展狀況;若遭到嚴重破壞而無法改善時,將被除名。因此,從之前金門爭取入選以便建構國際觀光島嶼之構想,到今日希望建構香港蘭桂坊的酒吧聚落等念頭,坦言之,在知性格局上已被除名,能不惕之?

誠然,處此資本主義時代,因噎廢食誠不足取。因此,觀光與保護之間如何平衡才是至道;而最好的方法就是建立正確的知性旅遊態度:除了藉由當地政府與國際合作來保護遺產外,遊客應該學習如何對待世界遺產。在旅遊前,做好事前功課,避免因為無知而對遺產造成無可彌補的損害。但就此而言,且不談觀光客對知性旅遊之認知有多少,且以鄉親對知性旅遊理念之欠缺,恐屆時只是徒增一座名存實亡的台灣民俗村。而攸關乎此項文化政策成敗關鍵之教育理念,卻不於決議文中之隻字片語,誠令人憂矣!

會有上述之嚴重缺失,關鍵就在於欠缺知性教育。或許主事者會質疑:又非爭取世界文化遺產,何須大費周章?但誠如本文開端所強調的:基於取法乎上,得乎其中之理論,我們敢以此共勉;況且就金門城陸續重建之四個突兀、相異之古城門,及毫無美感、水泥化的社區中心之建築,在在說明住民對文化、美感、環保等普世價值之嚴重不足,看來我們杞人憂天之心,恐不為過!

資料來源:金門日報 2007年9月7日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worldheritag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