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貝爾和平獎委員會主席Ole Danbolt Mjoes在挪威奧斯陸宣布2007年和平獎得主

挪威諾貝爾獎委員會10月12日宣布,2007年諾貝爾和平獎由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 IPCC)與美國前任副總統艾爾.高爾(Al Gore)共享殊榮,以表彰兩者「對於人類導致的氣候變化,努力建構與傳布相關知識,並且為撥亂反正之道奠定基礎。」

諾貝爾委員會在頌詞中稱讚高爾和IPCC,「致力於建立和散播對人為氣候變遷有更清楚認識,奠定採取必要對策的基礎。全球暖化在1980年代還只是引人興趣的假設,到1990年代已有明確科學證據。」高爾和IPCC是從一百八十一位候選人和機構中脫穎而出,將平分獎金一千萬瑞典克朗(約台幣五千萬元)。

委員會描述高爾「可能是出力最多的個人,讓世人更了解需要採取哪些因應措施。」委員會也認為,IPCC「對人類活動與全球暖化的關聯性,建立更廣泛共識。」
 


轟動全球的《不願面對的真相》

IPCC是全球研究氣候變化趨勢、溫室效應影響最權威的機構;高爾近年來致力闡揚全球暖化問題的嚴重,敦促各國政府與民眾採取積極行動。聯合國環境規劃署(UNEP)署長史泰納指出,諾貝爾和平獎委員會充分體認到氣候變化議題無比重要,遏阻全球暖化的成敗攸關人類的和平與安全。IPCC由世界氣象組織(WMO)與UNEP在1988年共同成立,總部位於瑞士日內瓦,設有三個工作組與一個「國家溫室氣體清單專題組」,主要成員是來自一百卅多個國家的兩千五百多位科學家。
 
高爾則表示能與IPCC如此傑出的機構共同獲獎,意義格外不凡,冀望雙方未來能夠密切合作。兩者將平分一千萬瑞典克朗(約新台幣五千萬元)獎金。高爾將把五百萬瑞典克朗獎金全數捐給「氣候保護聯盟」(The Alliance for Climate Protection),這個組織由高爾本人創立並擔任主席,宗旨在於促進美國民眾瞭解採取有效行動、化解氣候危機的重要性與迫切性。
 
 
輸贏與成敗

【中國時報╱小社論】

很少有政治人物是因為政治以外的理由得到諾貝爾和平獎,前美國副總統高爾的例子,說明真正的成功,在於為其他人作出了多少貢獻。

歷屆諾貝爾和平獎得主中,很大比例是政治領袖,這主要是因為他們擁有一般人很難取得的公權力與政治資源,可以做出一般人做不到的政治決定,進而影響世局的走向,例如前南韓大統領金大中、前埃及總統沙達特與以色列總理比金。

相對地,高爾卻在政治之外,為自己找到了更崇高的奮鬥目標,並且催化了全球對暖化問題的注意與行動。如果光看選舉輸贏,高爾只是個敗將,有些人習慣以輸贏論英雄,覺得唯有贏家才是成功者,輸家一文不值。但輸贏,尤其是選舉的輸贏,都不能與一個人的功業評價畫上等號。真正的成功,不在打敗誰,而在於為別人做了什麼。

另一個例子是前美國總統卡特,他總統只做了一任,還做得焦頭爛額,最後連任失敗,理論上應該就此畫上生涯句點黯淡以終。但他接著卻致力於國際和平工作,長期風塵僕僕於世界各地,為自己贏得了國際社會的肯定與尊敬,以及二○○二年的諾貝爾和平獎,而這是他在擁有美國總統權力與地位時不曾得到的。

一時的輸贏不等於永遠的成敗,歷史在評價時自會有公平裁量。政治領袖的視野和志氣,可以為自己打造出超越勝負的另一片天地,高低之間,格局就差在這裡了。

【2007/10/13 中國時報】 


高爾的辦公室

高爾之抉擇

【聯合晚報╱社論】

2007年諾貝爾和平獎頒給了美國前副總統高爾與聯合國跨政府氣候變遷小組(IPCC),以表彰他們推動的抗全球暖化運動。這不是第一次諾貝爾把和平獎頒給聯合國轄下的組織,這意味了即使飽受批評,聯合國在致力推動許多跨國性的活動上,依然有其不可抹滅的影響力。

對高爾而言,他自去年以《不願面對的真相》拿下奧斯卡最佳紀錄片,已經為他博得極高的榮耀,如今再摘下諾貝爾桂冠,當然是人生志業另一波高峰。這恐怕不是當年選戰中以些微之差擊敗他的小布希總統,所能企及的一種榮光與掌聲吧,特別是布希的聲望跌落谷底,眼見任期將屆,注定是一位爭議大、噓聲多的總統,反觀高爾,倒是找到一片寬闊新天地。

當然高爾之環保,亦遭到「有錢人之環保」的批評,而且尷尬的是,美國是全球排放二氧化碳最高的國家,耗費之能源總量亦名列前茅,且布希政府拒絕簽署京都議定書,在在都讓高爾推動的抗暖化議題,給人說閒話的空間。可是若以一位曾經顯赫的政治領袖來說,盛年之際,能看淡一場可能該贏的選舉,而轉身走下政治舞台,重新找尋一條發聲之路,而這條路,無論如何,確屬當前人類社會必須面對、思索,並勇敢做出抉擇的生存之路。不能不承認,這便是高爾的智慧指數,非尋常政客所能比擬之處了。

當年與小布希那場選戰,打得驚天動地,極其罕見,最後驚動最高法院大法官做出裁定,才算告一段落。若非高爾自己很有風度決定接受,選戰爭議未必能就此平息。四年以後,挾當年聲勢,未必沒東山再起之勢,但他選擇轉移舞台,不再留戀政壇掌聲,而去關注他一向投入的環保議題,從此為他開創另一番事業。

高爾如今,儼然世界環保的義工,周遊各國,提醒全球暖化的效應,致力於跨國性環保合作。相較於小布希陷入伊拉克泥淖,聲望出奇之低,高爾豈不活得自由而有意義的多嗎?高爾的確佔盡美國前副總統資歷的優勢,也一定比其他有資格獲得諾貝爾和平獎的人或團體,幸運得多。但他可以不選擇走現在的路,而他卻選擇了,這難道不需要高度智慧嗎?

【2007/10/13 聯合晚報】

高爾和布希

【聯合報╱黑白集】

不掌權也能比掌權者做出更多貢獻,這是高爾獲得諾貝爾獎的意義。相對於布希給世界帶來戰爭,高爾卻致力於人類的共同和平,兩人七年前那場纏鬥,真正的勝負也許至此才見分曉。

拘謹的政治人物,一向不受普羅大眾喜愛。高爾沒有柯林頓的幽默機智,也沒有布希的脫線趣味,他太過認真、嚴肅,也因而顯得缺乏魅力。兩千年的選戰,布希的無知、粗鄙和失言,被包裝成隨和、親切和風趣;而高爾的節制和謹慎,則被批評為高傲與乏味。

最後,在佛州的計票爭議中,高爾以五百多票之差被裁定敗選,他坦然認輸,平息憲政危機。當時布希即位,曾被形容為「竊取了王位」;失去舞台的高爾則投身公益,走向更開闊的環境與人類關懷。

七年過去,布希的聲望從九成的高峰跌到三成,成為尼克森以來最不受歡迎的總統,民眾對元首職務的認同降到最低。尤其,布希以九一一為名出兵伊拉克,不僅泥足深陷,更因官員說謊、隱瞞而信用蕩然。更嚴重的是,美國的民主形象因反恐箍制而傷痕累累,社會價值因政治人物的自私反覆而動搖。一個擁有全球最大權力的總統,對國家的貢獻卻是負數。

反觀高爾,放下政治,反而更能展開跨國界的無私關懷,用實際行動提醒全球對環境的珍惜。不管有沒有得這個諾貝爾獎,他都證明了人對社會的貢獻不必來自權力。
當年承認敗選時,高爾曾說:失敗能改造靈魂,在靈魂上,我們都是贏家。的確如此,敗者最後贏了回來,但勝者卻慘輸在權位座上。

【2007/10/14 聯合報】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worldheritag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