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自中國時報】

文/楊博淵、簡惠華、江佩蓉

站上全球角度,重看台灣,不難發現這個孕育你我的生活環境中,其實有許多稱得上世界級的文化與自然資產。

位於歐亞板塊與太平洋板塊交界處的台灣島嶼,擁有火山地帶與造山運動交互作用下產生的獨特地理景觀。包括澎湖的千年玄武岩、泥岩遇水侵蝕後形成的惡地景觀、台灣移民開發史的活見證──台南安平地區,和世界上技術難度最高的阿里山高山鐵道,都在人類文化發展史上占有相當重要的地位,屬於世界難得一見的資產。

遺憾的是,我們擁有,卻未珍惜善用,讓它們一一流逝、荒廢,卻又辛辛苦苦重造全新的設施,想要吸引觀光客。對比其他國家對文化資產的維護與活化再使用的重視,台灣當下卻有不少有價值的文化資產正面臨錯誤的保存(干預)方式,反而可能致使這些世界級文化資產遭遇更大的危機。

譬如,近幾年林務局在高雄月世界推動綠化造林工程,就水土保持的觀點而言或許有其重要性,但如此一來,可能反而造成原有獨特地理景致的消失。
其餘具有經濟發展歷史意義的人文聚落,也面臨因現代化發展而逐漸消失的危險。

古厝化新妝,傳統風味黯然消逝

澎湖外海的東吉島,這座島嶼過去作為台澎海運交易的主要轉運站,繁華一時的港口甚至曾有「小上海」之稱。因日治時期特有漁業的發達而致富的島民,將許多充滿和洋混風與精美花色磁磚等當時的先進建材帶回島上,融入當地傳統建築中,與一般澎湖常見的院落式建築大不相同。但隨著貿易與交通動線的轉變,東吉島也面臨人口流失的處境,甚至多次面臨廢村的危機。

曾獲三屆金鼎獎(攝影)的張詠捷回憶,自己剛回到澎湖時,想要記錄自己的故鄉,但面對大肆翻修與整建,產生了前所未有的陌生感。過去熟悉的石老石古石建築,已經被推倒翻新為水泥、鐵皮搭建的現代化建築,那些祖先們千辛萬苦蒐集得來的石老石古石和興建技術,也隨著他們去世而逐漸消失。

歸納目前的環境保存與發展操作,主要有三大問題,第一是「過度建設」。表現過度的硬體設施開發建設,覆蓋了應有的環境真實面,自然法則與生態循環未被尊重。
其二是「認知錯誤而運用不當」,例如過多不當的消波塊與防波堤,讓海岸不再有消長或沖刷的生息。

最後是「城鄉差距過大」。忽略持續平衡發展所需的資源與人口,文化資產也就隨之失去人、環境、產業的正常運行,及場域應有的生活文化而消逝瞬息。

古都盼新生,需要制定完整政策

台灣文化資產保存法中的指定與登錄方式,是重新檢視文化資產的新契機,但許多由下而上的配套措施是不夠的。對此,有個很好的例子,英國對具有文化價值「歷史地景」(historic landscape)的研究及保存相當先進,這是從他們長久設立保護區(conservation area)以及重視鄉村地景的作為當中演化過來的。

英國總共有9千多個保存區,他們的定義、詮釋、調查研究(基礎資料)、指導原則(控管原則)的機制思維,甚至每年還有更新保存區研究,並檢討指定、修復及管理的指導原則的作為,對台灣文化資產的環境保存相當具有啟發性。而其文化地景之所以能夠保存下來的前驅力量,重要的是英國人懂得把歷史地景中的元素,有效轉化成他們現今生活場域而繼續使用。

例如:一條運河以前是作為工業使用的運輸要道,現在卻成為英國人假日享受休閒生活的環境,當然也包括沿岸的工業遺址博物規劃或是有所產值的文化商品投資,再次說明了如何有效地保存與開發文化資產,也能維繫一種好的生活環境品質或福祉,似乎才是保存的最高境界。

台灣文化資產的可貴,在於場域下所發生的文化特質,包括「空間環境應用」與「人文藝術意涵」所累積的組織結構,我們必須先確立需保存的文化資產的價值元素,及其區域範圍等要項,同時也要開創性的解決很多不符時代性的問題,才有良性的開發效益。

從台灣遺跡走向世界之路,台灣缺的不是爭奇鬥豔的天然奇景,不是多元薈萃的人文景觀,缺的只是完整而有系統的政策。

資料來源:中國時報2007年9月10日

相關資料: 《30》雜誌2007年9月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worldheritag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