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第一名不見得是件好事,譬如說第一個遭到開除。上個月在紐西蘭基督城召開的第31屆世界遺產委員會就發生了這樣令人扼腕的事件。阿曼的阿拉伯羚羊保護區(Arabian Oryx Sanctuary)慘遭從《世界遺產名錄》除名的命運,成了全球第一處被開除的世界遺產地。

 

自從《世界遺產名錄》建立以來,雖然世界遺產地逐年遞增,但基於部分世界遺產地管理不善,除了加強監測、定期報告與公告《瀕危世界遺産清單》,指明各地所遭受嚴重威脅的情況外,而且在《操作準則》中也明文規定了失去「突出普遍價值」的世界遺產地將要如何除名的程序。然而多年來,即使《瀕危世界遺産清單》中的數量時增時減,但大多數被點名或列入瀕危清單的遺產地都會採取必要行動努力維護和修護,努力爭取儘早擺脫污名,從瀕危清單中解脫。因此這項除名的規定可說一直備而未用,從未獲得執行。

阿曼的阿拉伯羚羊保護區今年已是連續第三年被世界遺產委員會要求就監測提出說明。然而在本屆的世界遺產委員會,經過委員激烈討論後認定,由於阿曼將阿拉伯羚羊保護區面積縮減了90%,此一保護區已名存實亡,不再符合世界遺產的標準,因此未經列入《瀕危世界遺産清單》的程序直接予以除名。此項決定不但創下開除世界遺產地的先例,並且也對所有世界遺產地敲響一記警鐘,宣告了並非只有瀕危清單中的遺產地才有可能除名,而是所有的世界遺產地都要時時注意保護並保存其原有的價值,否則都會遭遇到開除的命運。

 

世界遺產委員會在除名同時,也對阿拉伯羚羊保護區當地保護組織的失職表示遺憾,更對阿拉伯羚羊的未來表示深切的憂慮。阿拉伯羚羊保護區位於阿曼中部的吉達阿爾哈拉斯(Jiddat Al Harasis),於1994年以自然遺產列入《世界遺產名錄》。該地區是瀕危的阿拉伯羚羊惟一的野生棲息地,也是波斑鴇等其他幾種珍稀動物的生存處所。由於珍貴,阿拉伯羚羊從1930年起遭大量屠殺,至1972年野生羚羊已全數被宰殺殆盡,幸而某些自然保育者早已於1960年圈養若干羚羊群而使阿拉伯羚羊獲得倖存。至1974年時,阿曼國王卡布斯(HM Sultan Qaboos bin Said)決定要將這些羚羊野放,因此選定了此地作為羚羊的自然保護區,且指定賈露尼(Jaaluni)為總部,並於1980年正式啟用。早晚豐富的霧氣和露水使此地成為一個獨特的生態系統,有助於羚羊生活,第一批的阿拉伯羚羊被送到保護區內並自由活動,兩年後10隻羚羊終於返回野生世界,當時的野放成功獲得國際廣泛讚揚。而在成為世界自然遺產之後,1996年時保護區內的阿拉伯羚羊數量達到空前的450隻,然而幾年下來,出於保護不足和管理不當,竟使此地現存的阿拉伯羚羊數量驟減到只剩65隻,其中更僅有4對具有繁殖能力。據指出,偷獵、環境惡化和保護區面積巨幅縮減是此地羚羊數量遽減的主因。

 

在今年做出除名的決定之前,世界遺產委員會曾努力與阿曼當局及阿拉伯羚羊保護區當地保護組織深入溝通,並指導和協助其保護工作,但始終未見成效。最終,世界遺產委員會終於決定將保護區予以開除,因為阿拉伯羚羊保護區的價值和完整性已經受到了無可挽回的破壞,也失去了世界遺產地應有的「突出普遍價值」。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worldheritage 的頭像
    worldheritage

    世界遺產研究中心

    worldheritag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